評估方法
|
評估指標
|
數值
|
計算公式
|
數值
|
|
1、銷售收入評估
|
存貨變動評估法
|
工業
|
期初庫存產成品金額
|
|
企業實際申報數
|
|
|
本期完工產成品金額
|
|
本期產品銷售收入測算數=(期初庫存產成品金額+本期完工產成品金額-期末庫存產成品金額)×(1+產品銷售利潤÷產品銷售成本)
|
#DIV/0!
|
|
期末庫存產成品金額
|
|
|
產品銷售利潤
|
|
|
產品銷售成本
|
|
|
商業
|
期初庫存商品金額
|
3051733.01
|
進價核算評估
|
銷售收入測算數=(期初庫存商品金額+本期購進商品金額-期末庫存商品金額)÷(1-毛利率)
|
2283146.963
|
|
期末庫存商品金額
|
3685078.96
|
|
本期購進商品金額
|
2854619.63
|
售價核算評估
|
銷售收入測算數=期初庫存商品金額+本期購進商品金額-期末庫存商品金額
|
2221273.68
|
|
毛利率
|
2.71%
|
|
測算數>實際申報數,收入有可能不實,進一步分析
|
評估正常
|
|
評估異常
|
|
評估差異值
|
M3-M2(工)或M7(9)-M2(商)
|
|
資金動態評估法
|
本期不含稅收入總額
|
3154220.26
|
本期銷售綜合稅率=本期增值稅銷項稅額÷本期不含稅收入總額
|
0
|
|
銷售貨物提供應稅勞務和其它應稅行為收到的資金
|
|
銷售收入測算數=(銷售貨物提供應稅勞務和其它應稅行為收到的資金-“應收帳款”及“預收帳款”當期貸方發生額 +“應收帳款”及“預收帳款”當期借方發生額)÷(1+本期銷售綜合稅率)
|
-426282.58
|
|
應收、預收帳款帳戶當期貸方發生額
|
4136494.73
|
|
應收、預收帳款當期借方發生額
|
3710212.15
|
|
測算數>申報數+免稅收入+出口免稅,進一步分析收入
|
評估正常
|
|
評估異常
|
|
評估差異值
|
|
|
2、增值稅稅負評估法
|
本期應納稅額
|
26177.96
|
測算稅負率=(應納稅額÷應稅主營業務收入)×100%
|
0.008299344
|
|
本期應稅主營業務收入
|
3154220.26
|
|
預警值
|
0.46%
|
|
測算稅負率<預警值,可能有疑點
|
評估正常
|
|
評估異常
|
|
評估差異值
|
0.003699344
|
|
3、工/商業增加值評估法
|
本期應納稅額
|
26177.96
|
彈性評估
|
應納稅額與工(商)業增加值彈性系數=應納稅額增長率÷工(商)業增加值增長率
|
#DIV/0!
|
|
基期應納稅額
|
|
|
應納稅額增長率=(本期-基期)÷基期×100%
|
#DIV/0!
|
同行業評估
|
工(商)業增加值稅負差異率=〔本企業工(商)業增加值稅負÷同行業工(商)業增加值稅負〕×100%
|
#DIV/0!
|
|
本期工/商業增加值=工資+利潤+折舊+銷售稅金及附加
|
473593.61
|
|
基期工/商業增加值=工資+利潤+折舊+銷售稅金及附加
|
|
|
工/商業增加值增長率={本期-基期}÷基期×100%
|
|
工資
|
380900
|
銷售稅金及附加
|
2879.54
|
--------
|
|
本企業稅負=應納稅額÷工(商)業增加值
|
6.66
|
折舊
|
74415.56
|
|
同行業稅負=同行應納稅額總額÷同行工(商)業增加值
|
|
預警值
|
|
利潤
|
15398.51
|
--------
|
|
測算數<預警值,收入有可能不實,進一步分析
|
評估正常
|
|
評估異常
|
|
評估差異值
|
|
|
4、進項稅金評估法
|
期末存貨較期初增加額
|
633345.95
|
本期進項稅金控制額=(期末存貨較期初增加額+本期銷售成本)×主要外購貨物稅率+本期運費支出數×7%
|
501014.5821
|
|
主要外購貨物的增值稅稅率
|
17%
|
|
本期運費支出
|
224703.5
|
|
本期銷售成本
|
2221273.68
|
|
測算數<預警值,收入有可能不實,進一步分析
|
評估正常
|
|
評估異常
|
|
評估差異值
|
|
|
5、投入產出法
|
申報應稅銷售收入
|
|
評估期產品數量=當期投入原材料數量×投入產出比
|
0
|
|
期初庫存產品數量
|
|
|
投入產出比
|
|
測算應稅銷售收入=(期初庫存產品數量+評估期產品數量-期末庫存產品數量)×評估期產品銷售單價
|
0
|
|
當期投入原材料數量
|
|
|
評估期原材料或包裝物耗用量
|
|
評估期產品數量=評估期原材料或包裝物耗用量÷單位產品耗用原材料或包裝物定額
|
#DIV/0!
|
|
期末庫存產品數量
|
|
|
評估期產品銷售單價
|
|
測算應稅銷售收入=(期初庫存產品數量+評估期產品數量-期末庫存產品數量)×評估期產品銷售單價
|
#DIV/0!
|
|
單位產品耗用原材料或包裝物定額
|
|
問題值=(測算應稅銷售收入-申報應稅銷售收入)×適用稅率(征收率)
|
0
|
|
適用稅率或征收率
|
|
|
企業當期實際產品(含半成品)產量 ≈ 計算的評估期企業出產品數量為正常,反之為異常
|
|
評估正常
|
|
評估異常
|
|
評估差異值
|
N4-G2(工)或N7-G2
|
|
6、能耗測算法
|
評估期期初庫存產品數量
|
|
評估期產品產量=評估期生產能耗量÷評估期單位產品能耗定額
|
#DIV/0!
|
|
評估期期末庫存產品數量
|
|
評估期產品銷售數量=評估期期初庫存產品數量+評估期產品產量-評估期期末庫存數量
|
#DIV/0!
|
|
評估期生產能耗量
|
|
評估期銷售收入測算數=評估期產品銷售數量×評估期產品銷售單價
|
0
|
|
評估期單位產品能耗定額
|
|
問題值=(評估應稅銷售收入-實際申報應稅銷售收入)X適用稅率(征收率)
|
|
|
評估期產品銷售數量
|
|
|
企業當期實際產成品(含半成品)產量 ≈ 計算的評估期生產產品的數量,為正常反之為異常
|
|
|
評估正常
|
|
評估異常
|
|
評估差異值
|
|
|
7、工時(工資)耗用法
|
期初庫存產品數量
|
|
評估期產品產量=評估期生產人員工時總量(工資總額)或某一主要生產環節工時總量(工資總額)÷單位產品耗用工時(工資)
|
#DIV/0!
|
|
期末庫存產品數量
|
|
測算應稅銷售收入=(期初庫存產品數量+評估期產品產量-期末庫存產品數量)×評估期產品銷售單價
|
0
|
|
評估期生產人員工時總量(工資總額)
|
|
問題值=(測算應稅銷售收入-企業實際申報應稅銷售收入)×適用稅率(征收率)
|
0
|
|
單位產品耗用工時(或者工資)
|
|
|
當實際產品數量(含半成品)≈ 評估期產品產量則為正常,反之為異常
|
|
評估正常
|
|
評估異常
|
|
評估差異值
|
|
|
8、設備生產能力法
|
期初庫存產品數量
|
|
|
0
|
|
期末庫存產品數量
|
|
測算應稅銷售收入=(期初庫存產品數量+評估期產品產量-期末庫存產品數量)×評估期產品銷售單價
|
0
|
|
評估期若干設備的日產量或時產量
|
|
問題值=(測算應稅銷售收入-企業實際申報應稅銷售收入)×適用稅率(征收率)
|
0
|
|
評估期正常工作日或工作時
|
|
|
當實際產品數量(含半成品)≈ 評估期產品產量則為正常,反之為異常
|
|
評估正常
|
|
評估異常
|
|
評估差異值
|
|
|
9、設備生產周期法
|
期初庫存產品數量
|
|
評估期產品產量=評估期生產的周期數×設備每一周期的生產能力或總容量
|
0
|
|
期末庫存產品數量
|
|
評估期生產的周期數=當期有效生產天數或小時數÷設備運行一個周期的天數或小時數
|
#DIV/0!
|
|
當期有效生產天數或小時數
|
|
測算應稅銷售收入=(期初庫存產品數量+評估期產品產量-期末庫存產品數量)×評估期產品銷售單價
|
0
|
|
設備運行一個周期的天數或小時數
|
|
問題值=(測算應稅銷售收入-企業實際申報應稅銷售收入)×適用稅率(征收率)
|
0
|
|
評估期生產的周期數
|
|
設備每一周期的生產能力或總容量
|
|
|
當實際產品數量(含半成品)≈ 評估期產品產量則為正常,反之為異常
|
|
評估正常
|
|
評估異常
|
|
評估差異值
|
|
|
10、毛利率法
|
毛利率
|
29.58%
|
毛利差異率=(企業毛利率-行業或商品毛利率)÷行業或商品毛利率×100%
|
#DIV/0!
|
|
行業(商品)毛利率
|
|
|
評估正常
|
|
評估異常
|
|
評估差異值
|
|
|
11、以進控銷法
|
期初庫存商品金額
|
3051733.01
|
售價核算
|
測算應稅銷售收入=期初庫存商品金額+評估期購進商品金額-期末庫存商品金額
|
2021273.68
|
|
評估期購進商品金額
|
2654619.63
|
進價核算
|
測算應稅銷售收入=(期初庫存商品金額+本期購進商品金額-期末庫存商品金額)÷(1-毛利率)
|
2021273.68
|
|
期末庫存商品金額
|
3685078.96
|
金額評估
|
問題值=(測算應稅銷售收入-企業實際申報應稅銷售收入)×適用稅率(征收率)
|
0
|
|
毛利率
|
|
|
期初庫存商品數量
|
643.715
|
數量評估
|
測算應稅銷售收入=(期初庫存商品數量+評估期購進商品數量-期末庫存商品數量)×評估期商品銷售單價
|
15510777806
|
|
評估期購進商品數量
|
418.509
|
|
期末庫存商品數量
|
651.1845
|
問題值=(測算應稅銷售收入-企業實際申報應稅銷售收入)×適用稅率(征收率)
|
0
|
|
評估期商品銷售單價
|
7673.7643
|
|
評估正常
|
|
評估異常
|
|
評估差異值
|
|
|
12、產品(行業)鏈分析法
|
評估期銷項稅額
|
536217.51
|
評估期進項稅額
|
510039.55
|
|
下游產品或行業的進項稅額
|
|
上游產品或行業的銷項稅額
|
|
|
評估期銷項稅額=下游產品或行業的進項稅額則為正常,反之為異常
|
|
評估期進項稅額=上游產品或行業的銷項稅額則為正常,反之為異常
|
|
評估正常
|
|
評估異常
|
|
評估差異值
|
|
|
13、外部信息核對法
|
第三方信息數據
|
|
評估期產品產量=第三方信息數據÷單位產品耗用定額或繳納費用標準
|
#DIV/0!
|
|
單位產品耗用定額或繳納費用標準
|
|
測算應稅銷售收入=(期初庫存產品數量+評估期產品產量-期末庫存產品數量)×評估期產品銷售單價
|
0
|
|
期初庫存產品數量
|
|
問題值=(測算應稅銷售收入-企業實際申報應稅銷售收入)×適用稅率(征收率)
|
0
|
|
期末庫存產品數量
|
|
|
評估正常
|
|
評估異常
|
|
評估差異值
|
|
|
14、保本經營法
|
申報繳納的增值稅額
|
26177.96
|
最低保本銷售收入=評估期的費用支出總額
|
926826.53
|
|
評估期的費用支出總額
|
926826.53
|
測算應納增值稅額=最低保本銷售收入×適用稅率
|
15756051.01
|
|
適用稅率
|
17
|
問題值=測算應納增值稅額-申報繳納的增值稅額
|
15729873.05
|
|
評估正常
|
|
評估異常
|
|
評估差異值
|
|
|
15、資金監控法
|
當期應收賬款收入類借方發生額
|
3710212.15
|
(當期應收賬款收入類借方發生額+當期應收票據收入類借方發生額+當期銀行存款收入類借方發生額+當期現金收入類借方發生額+當期對外投資視同銷售類借方發生額)
|
7449812.15
|
|
當期對外投資視同銷售類借方發生額
|
|
|
當期應收票據收入類借方發生額
|
3739600
|
|
當期產品銷售收入貸方發生額
|
3154220.26
|
|
當期銀行存款收入類借方發生額
|
|
當期產品銷售收入貸方發生額+其他業務收入類貸方發生額
|
3154220.26
|
|
其他業務收入類貸方發生額
|
|
|
當期現金收入類借方發生額
|
|
|
(當期應收賬款收入類借方發生額+當期應收票據收入類借方發生額+當期銀行存款收入類借方發生額+當期現金收入類借方發生額+當期對外投資視同銷售類借方發生額)÷(1+適用稅率或征收率)≤當期產品銷售收入貸方發生額+其他業務收入類貸方發生額則為正常,反之為異常
|
|
|
|
評估正常
|
|
評估異常
|
|
評估差異值
|
|
|